教师个人述职述报告

时间:2025-04-08 16:39:55
精选教师个人述职述报告4篇

精选教师个人述职述报告4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个人述职述报告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个人述职述报告 篇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我再一次回顾一年来的点滴时,才猛然发现,一年又悄然而过。静心思考,得失尽在其中。我今天的述职报告分为三部分:感谢,收获,反思。

首先是感谢,在过去的一年里,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厚爱与信任,给予我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有幸参与顺德区第3期小学骨干班的培训,深知那是一份荣誉,一份责任,更多的是一份希望。于是我用心地感受这一份荣誉;把责任作为我前进的动力;让希望继续延伸……感谢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没有你们,就没有演讲活动中自信的我。我的点滴进步,都是各级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同事们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向大家真诚地说声:“谢谢!”下面我从教学和班级管理两方面工作来谈谈自己一年来的收获:

一、点滴积累,聚沙成塔

翻开一年来用文字记录的成长历程,沉寂已久的心灵又再一次被唤醒,昔日每一个讲座,每一个精彩的课堂,每一次导师们的精彩点评,都让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为期一年的骨干班培训虽然已经降下帷幕了,可是它就像一缕春风,让人神清气爽,又如黑暗中一盏明灯,让我有了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还记得那一节糊里糊涂的诊断课,第一次到外校授课,很完整地把教案背了出来,然而,却不知道教给了学生什么。导师们毫无吝啬的点评,让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功力还很浅。但回想从备课、在学校试讲、修改教案、再试讲、再修改教案等这一过程,收获还是蛮多的,特别是从廖敏莉老师身上学到的,是她让我明白了一节课里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对于新教师来说,一堂课的主线一定要清晰,过渡语要精练;还有不能重复学生的话语等等。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尝试,我看到了自身很多的不足之处,也想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于是,从那节课结束后,我不断地在教育的道路上实践着、反思着,直到这学期的汇报课上,欣然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时,那种喜悦的心情难以形容。

此外,为期14天的上海学习之旅让我眼界大开,那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更新,也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与交融,使我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十几天的培训紧张而又充实,每天都有每天的收获,过程虽苦但我却是乐在其中。

有人说:“教育是需要时间来琢磨的。”希望通过时间的洗礼,我会变得更成熟,期待今后自己更大的进步。

二、爱是教育的基础和保证

我们都知道“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的重要前提。一直以来,我都谨记在心中,同时,我一直希望自己所带的班级班风好、学风好,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班级管理的目标。因此,在本学年接任新的班级时,我总结了前两年的工作经验,反思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从其他班主任的工作中提炼出较好的班级管理方法,用心地开展班里的每一项活动、认真地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关爱班中的每一位学生。平时我会借助班级博客把自己的一些感受,一些想法以及孩子们精彩的活动花絮记录下来,利用班会课或者是电脑课与他们一起分享。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我与孩子们的心也贴得越来越近。在前几个礼拜结束的校运会,虽然我班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看到孩子们的拼搏、他们的团结、他们心连心在一起为运动员们加油的一幕幕……那时,我已经觉得名次不再重要了,他们每位都是我心里的冠军,我被他们的进步所感动了。

也许我曾迷茫,不知该如何提高对学生的爱,在面对他们的错误时怎样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再深一点,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再灵活点,相信我们与孩子的心便会拉得更近,贴得更紧。

反思一年的工作,我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设计上还有些保守,缺乏大胆创新的突破;专业理论的书籍看得不够多等,也正因如此,我也有了努力的目标:不断学习,反思总结,积累教学经验,解决问题。

过去的一年,似乎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但又觉得什么也没有做。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困惑,但是我因困惑而思考,因思考而前进,因前进而快乐。

教师个人述职述报告 篇2

大概是因为很想对自己刻苦的学生时代有个交待,我把教学看得很重,如何备好课、上好课一直是我心里的重头戏,任何时候,都不肯懈怠。一堂课上下来,感觉好的话,整整一天,我都会欢欣鼓舞,反之,则萌生羞见江东父老的沮丧。细细想来,我最在意的是课堂上学生对我的呼应程度,为此,我竭力回避那种自说自话的讲课方式,对唤醒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自觉,从而点燃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表现出了由衷的热情:一曰,文本参读。

文本参读即是以课文为本,据其内容、体裁选出与之相关的其它篇目,作为导入语、或者作为开阔学生视野的一扇窗户,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常在两种情形下,我比较偏向此种方式:一是文章中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分析式的语言又往往表现的力不从心;二是一些老话套话,不说不行,直说又淡而无味,不如用其它文本来诠释,反倒能酝酿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同时也颇符合中国文学含蓄的风度。我个人以为,仅在给学生一个自己看书的由头这一点上,文本参读就很有意义,再往深里说,文本参读一方面可以省却教师生硬的讲述,转而倚重于学生自在的感悟;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人生境界,理解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我相信坚持这种方式,将打破课内与课外的深重隔阂,让学生嗅到来自外界的驳杂声音,而不只是在经典的背景上辗转反侧。值得欣慰的是,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看书的积极性果然在逐步提升,校图书馆借不到的,还请我帮忙到大学图书馆去借。二曰,减少概念化内容拉大具象空间。

很偶然的一次,我讲徐志摩,临时改变计划,把其人生颇具人性化色彩的一面和盘端给了学生,没想到,学生反响强烈,还希望我以后多讲这样的内容。我当时很受触动,以前我虽然对言必称考试的课文解析语言、以及据高考模式分向考察课文,一一拷问出所谓终极结论的课文处理办法,不以为然,但毕竟没有明确的反驳办法,关键时刻,是学生提示了我,可以柔情似水,为什么要冷若冰霜?李白的很多诗,是在抒发对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但这绝不是说诗中蕴含着的只有热爱一种感情,或者还有失意,有失意下的“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再说人,李白是生性不同凡响,但这并不妨碍他受到前辈夸奖即飘飘然如在云端。无论是分析诗文还是了解作者,从感知人性的角度切入,不是更容易引起同样有喜怒哀乐的学生的共鸣吗?高一学年期末考试,我教的一个班文言文阅读一项在全年级普通班中名列前茅,这更坚定了我前进的勇气。三曰,组织小组活动。

所谓动静相宜,一味高蹈,也会产生审美疲惫感,适当地安排一些小组活动,就好像饱读诗书后的下笔为文,是一种很 ……此处隐藏4951个字……始尝试着转变教育思路,换一种角度管理班级,在班内树立典型,鼓励表扬好的典范,观察他们的言行,走进孩子们中间,真诚地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精心去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晨训、班会、思品、语文课抓住时机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处世;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召开班会“我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们讲述了他们成长经历中最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的故事,那节课至今令每个孩子记忆犹新,他们的故事打动了自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孩子,当然也包括我,教育效果显著,几乎每个孩子都对自己的父母表达了自己的爱,做了关心体贴父母的小事。班内打架事件屡屡发生,为此我不知发了多少次脾气,但效果不佳,于是我改变了方式,当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时,不再去追究到底是谁的责任,而是让他们各自找自己的错误,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冲动,告诉他们遇事要冷静思考,用理智战胜冲动;针对班内学生集体观念淡薄,同学之间不能友好相处,经常发生矛盾的问题,我用一些具体实例来教育学生,鼓励好人好事,值日班长不再去记录每天犯错误的同学姓名,而是记录下做好事同学的姓名,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而不是总抓着别人的缺点不放,久而久之,学生们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学生们的集体观念也越来越强了,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实践,我觉得德育工作是建立良好班风班貌的第一要素,不仅有利于班级建设,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我与学生的关系愈发和谐,他们愿意主动与我沟通,遇到困难时希望寻求我的帮助,这源于我心态的转变,不再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平时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课余与学生一起活动,像朋友一样真诚相待,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我深知自身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处处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升旗时表现不好,我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思想深处端正态度,每周升旗时我都做到注视国旗,高唱国歌,言传身教,教育效果良好。我常对孩子们说:“五年一班应该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爱这个家,作为这个家庭的家长,我奉献出了自己最热忱的爱。我克服了自己上班路途的遥远,每天早来晚走,爱护班级设施,为了让这个家更美,我从自家搬来了七八盆观赏植物,亲手布置了班级文化长廊、红领巾角、队报角、作业展览园地,还带来自己的中国地图,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孩子们饭菜不够了,我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们;作业本散了,我亲自帮他们重新装订;下雨了,我把自己的雨衣和雨伞借给学生;天气不好,我亲自把家远的学生送回家……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从没开口表达过,但他们能够处处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怀,我从来不求任何回报,只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堂堂正正地做人。真情付出换来了真情回报,孩子们一句“老师,您路上小心!”“饭都凉了,您赶紧吃饭吧!”“外面下雨了,我给您送伞来了。”都让我深感欣慰,感动不已,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关心他人,播撒爱的种子,这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成功。

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与孩子长时间相处,还要与学生家长沟通接触,我年纪轻,没有社会经验,性格比较直率,与家长沟通时把握不好分寸,有时会造成双方关系的不和谐,对学生也间接造成影响。每当我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时,同组的老师都会帮我解围、打圆场,还传授我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校领导也亲自与我沟通,帮我分忧解难,使我与家长的关系逐渐和谐,达到双管齐下,使用合力教育学生的目的。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除班级管理之外,还要完成许多学校布置的任务,现在的我已由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应对自如,我从来没有把这些当作负担,而是当作对自己的历练,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经验,尽快成长起来。我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承担了组织召开网络班会的活动,对于这个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的实践过程就如同愚公移山一般,时间紧任务重,正值紧张的期末复习阶段,我克服了重重困难,网页制作从零学起,在朋友的帮助之下建成自己的班级网页以及网络班会的网络应用环境,在自己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还要组织对网络零接触零认识的学生们与网络亲密接触,尤其在期末考试过后,孩子们放弃了放松休息,师生利用这段时间紧张筹备班会,我们成功地经受住这次考验,完成了任务,无论成功与否,我和孩子们所获得的收益都是巨大的。

但从总体上说,我认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经验不足,在班级管理中方法欠缺,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缺乏机智,尤其是在针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没有发挥出班干部的作用,还有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还不到位,致使学生的集体观念薄弱。记得当初在招聘会上,我曾经信誓旦旦地说国有信心承担起把班主任工作,现在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去才发现原来这个班主任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好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冲突。尽管如此,我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通过不断地从失败中摸索经验,跌到了再爬起来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定会有所收获。

  (二)教学工作

我担任五年一班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并兼任思品及一年级科技普及学科教学工作。在未参加工作之前,我对新课程改革一无所知,头脑里有的只是一些抽象的教学理论和自己上学时老师所运用的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在最初的教学中延续了老的教学思路,几次随堂听课反馈时,校领导发现问题并给予我指导,还让我逐步了解了新课程要求,在青年教师学习小组的学习让我走进了新课程,从理论上接受了新的课程理念,并向老教师虚心求教, 博才众长的同时自己也尝试着在实践中创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我,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在备课时,我精心准备,努力钻研教材,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力求设计出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流畅且富于特色的方案,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过程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刚开始上课时,我总感觉时间不够用,讲得很慢,而作业质量却很差,一度让我陷入困惑之中,在经校领导与老师们的指点后,我明白了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发现自己讲课时面面俱到,想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结果面面不到,我意识到应该重点突出,不能急于求成,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在课上的语言较罗嗦,并且语速较慢,我便努力规范简化语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表达的权利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以充分的心理安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愿意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此,我不惜花费时间,鼓励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发言,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以前有了显著进步,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原来说话都不成句的学生现在可以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我颇感欣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始终坚信这一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导入到布置作业,设计力求激趣,从我自身来讲,用自己的青春活力来感染学生,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让他们从心底里爱上语文课,把上语文课当成一种美的享受。我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入手,让学生自己寻找学好语文所带来

《精选教师个人述职述报告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